日據時期,台灣各地有識之士,認為公路交通乃發展經濟之要件,相率集資成立多家小型客運公司,每家公司只有三或四輛車,從事小規模客運業之經營;路線成網狀交織,為鄉間民眾帶來極大的方便,公路交通似有蓬勃發展的趨勢。...
日據時期,台灣各地有識之士,認為公路交通乃發展經濟之要件,相率集資成立多家小型客運公司,每家公司只有三或四輛車,從事小規模客運業之經營;路線成網狀交織,為鄉間民眾帶來極大的方便,公路交通似有蓬勃發展的趨勢。
當時員林地區有彰溪、二溪、北斗Bus、碧記商會等四家客運公司目前只知彰溪行駛於彰化溪湖間,當時的董事長是許遜謙先生,北斗Bus由蔡欉(今蔡董之先人)接管至『合併』為止,碧記商會由林仲葆之先人與友人集資經營,行駛於鹿港北斗間;另竹山、集集地區有加藤商會,由陳松柏、林朝陽等人經營,行駛於延平到東埔;至於其他公司的負責人,因年代久遠、人物凋零,資料散失,已不可考。
民國三十一年(光復前),日本政府為加強管制台灣汽車客運業,將台灣中部劃分為台灣交通、豐原、員林、彰化等四個汽車客運營業區,因此,員林地區之四家公司與北斗、二林、竹山、水里各地區共十幾家小公司『合併』,於民國三十一年二月 二十八日成立為『員林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』,社長是日本人衫森隆次先生,當時共有八十輛車,營運路線共二十一條,總里程360.2公里。
民國三十二年末期(昭和十八年),日本逐漸出現敗相物資匱乏,直到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 ,公司剩下不到十輛車。台灣光復後,公司改組為『員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』,資本額舊台幣五一○萬元,股東一五二人,車二十五輛,營運路線十一條,總里程212.8公里;第一任董事長為當時國代陳反先生。 戰後第二任董事長為楊春木先生,曾任彰化縣議長。楊董事長任內,在政府積極扶植之下,公司逐漸發展,業務鼎盛時,員工曾逾五百多名,業績在全台客運中排名第二,僅次於新竹客運;不但班車深入彰化、南投各地,甚至還自己鋪路造橋,當年的員林客運在地方深受歡迎,員工相當拉風,對彰化、南投縣交通發展,貢獻良多。
五十年後(民國八十年至今),由於台灣經濟的發展,社會型態的變遷,家家戶戶都有機車、轎車代步,於是交通事業日漸沒落,目前乘坐客運班車的,不是享有免費待遇的老人就是學生客運業有如日落西山;楊春木之後的歷任董事長楊泮水、楊澤民、蔡冠宗三位先生,都亟思力挽狂瀾,重振員林客運的雄風,寄望公司能利用現有資產,朝多角化之經營,在不久的將來能再創企業之第二春。 目前本公司資本總額壹億零捌百捌十萬元,股份計壹千零捌十捌萬股,股東人數三二七人,員工人數二二三人,車輛總數一五四輛,營運路線共三十四條,總里程583.8公里,轄屬行車路線內設有員林、溪湖、二林和竹山辦事處,以及彰化、田中、水里等三站。主要肩負彰化、南投二縣偏遠地區之大眾運輸業務,另有聯營路線通行至台中、雲林、嘉義等縣市。營業項目有公路汽車客運業、遊覽車客運業、汽車檢修、委託營造廠商、興建住宅、便利商店、商業大樓出租等。
民國96/11/22
顏麗華 整理